冰敷與熱敷的療癒
- Celia Hsu
- Feb 18
- 6 min read
Updated: Oct 6
局部的冰敷
你是否正面臨胸口痛、腹痛、神經痛、下顎痛、頸部疼痛、三叉神經痛、膈神經或顱神經問題?
你的牙齒是否經常疼痛,或出現臉部疼痛?
你是否長期受到頭痛或偏頭痛困擾,甚至後腦經常疼痛?
如果是的話,一點點冰敷就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舉例來說,如果你有下顎疼痛,只需將冰敷袋從冷凍庫取出,用毛巾包裹,輕輕敷在患處,
即便僅僅 30 秒,也能有效舒緩發炎。
交替使用冷敷與熱敷,是協助身心療癒的簡單方式,
並能與你逐步採用的醫療靈媒療癒工具與資訊結合,幫助身體與靈魂全面療癒。
想了解更多請參考『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實行書中抗病毒療法&補充品的同時
可以利用冰敷&熱敷幫助控制發炎的情況,在疼痛處冰敷20-30分鐘
冰敷雖然無法抗病毒,但可以降低發炎,然後在早上的時間做一點熱敷活化
搭配其他時間的冰敷 降低發炎療癒的飲食&補充品很重要
局部冰敷可以為身體帶來療癒,免疫系統可以感知哪邊需要療癒修復,
同時不會觸發腎上腺素分泌,降低該部位發炎的情況。
請記得每個人適合的冰敷時間不同,有些人可以做20分鐘,只能冰敷5分鐘
冰敷的時間不是太大的重點,同時務必保持身體溫暖披個毯子,不要冰敷到全身發冷。
如果是大區域的冰敷,也可以同時使用電熱毯幫助身體感覺溫暖
重點是局部處理,不要全身發冷觸發腎上腺素。
神經性問題與冰敷
如果你有神經性問題可以使用冰敷幫忙鎮靜神經 ,將冰敷袋放在胸口處。
如果冰敷袋溫度太冰太刺激或你本身有神經敏感的狀況:
請使用毛巾包裹冰敷袋再冰敷,從30秒或幾分鐘的時間開始。
牙痛,神經痛,牙齦痛三叉神經痛,頭痛等等都可以利用毛巾+冰敷袋 幫助療癒鎮靜神經。
還有關節腫脹可以冰敷,以及胸口緊繃,迷走神經發炎等症狀。

冷熱療法與心理健康問題
利用冰敷和熱敷可以改變神經迴路,
對療癒強迫症,雙向情緒症候群,情緒&心理問題,PTSD很有幫助
簡單的冰敷&熱敷可以暫時的轉換焦慮和沮喪的狀況
這時可以試試在頸部/胸口冰敷,幫助神經元訊號轉換路徑,還可以鎮靜憤怒的感覺喔。
熱敷
請不要使用高溫模式,也不要在高溫模式下睡著,
請使用低溫模式搭配毛毯,不要長時間高溫使用。
有些人會介意電熱毯,但它可以帶來療癒利大於弊
熱水袋:
請不要加入滾燙的熱水,這很容易燙到手,安東尼推薦使用水龍頭的熱水即可。
*不推薦慢性病患者使用長時間接觸極度的高溫像是熱瑜珈,烤箱等
醫療靈媒冷熱療法
簡單的利用冰敷和熱敷,可以幫助療癒發炎的區域。
例如:背部或頸部受傷疼痛,屁股痛,下背痛,抽筋,神經痛,膝蓋痛,網球肘等等
早上起床時用低溫的熱水袋/電熱毯幫助放鬆肌肉
其他時間或晚上冰敷該區域,一次大約30分鐘,執行兩次。或是從身體可以負荷的時間開始
冰敷可以訓練神經放鬆,減少神經的發炎和持續受損與硬化。
熱敷完想接著冰敷也可以,有需要也可以多次冷熱交替。
每天持續地執行早上熱敷,其他時間或晚上冰敷,對於傷部恢復會有很大的不同!
泡冰水
近年來流行的泡冰水,其實對身體健康很不好
當你把身體浸在冰水中,身體會呈現緊急的『戰鬥或逃跑』的狀態
促發負面的腎上腺素大量分泌,充滿血管以防止身體失溫&保護大腦
而且醫療靈媒分享:每次會有大約85%~90%的腎上腺分泌
幫助血液循環保持心跳避免失溫,負面的腎上腺素會傷害免疫細胞降低免疫系統,還會造成腎上腺疲勞問題
泡冰水澡對慢性病患者真的是最糟的事情之一
泡冰水後的舒暢感只是腎上腺素產生的短暫high感
腎上腺耗盡的惡性循環
許多人在當下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事,並享受當下的感覺,卻沒有意識到這些選擇的長期影響。
當然,每個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是個人選擇。
泡冰水現在成了一種流行趨勢,很多人參與其中。
人們感覺到自己被「刷新」了,覺得自己更有活力,甚至產生一種興奮的感覺。
人們不知道的是,這其實是腎上腺素的衝擊。
當你浸入冰冷的水中時,你的身體啟動了生存機制,觸發了戰鬥或逃跑反應,
讓腎上腺釋放大量腎上腺素來提高核心體溫。
這種感覺很強烈,就像一種「能量提升」,讓人覺得自己變得更強壯、更有精神。
但問題是,這其實是一種腎上腺素的透支。
長期進行這種極端刺激,你的腎上腺就像一直被逼著工作,最後會出現嚴重的疲勞,甚至崩潰。
最諷刺的是,當這一天到來時,許多人並不會把問題歸咎於自己曾經反覆進行的冷水浸泡,
而是會怪罪其他事情,比如「是不是最近吃得不對?」、「是不是缺乏某種維生素?」
同樣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女性身上。如果一位女性長期參與這類極端活動,她可能會在分娩時遇到更大的困難。
她可能在懷孕前幾年一直參加冷水浸泡,覺得這讓她精神煥發,但等到分娩時,
她的腎上腺已經被過度消耗,無法提供足夠的能量來支持分娩。
最終,她會經歷一場極其艱難的分娩,甚至需要緊急剖腹產。
而產後的恢復更是漫長而艱難,幾個月過去了,仍然無法恢復活力。
她可能會怪罪於「生孩子對身體影響太大」,但她並不知道,這些問題的根源,早在過去幾年就埋下了。
這不是在說浸泡冰水,極端運動或其他流行趨勢「不好」,
而是提醒大家去理解,腎上腺素是一種資源,而不是可以無限使用的能量來源。如果我們不懂得保護它,
當我們真正需要它的時候,它可能已經無法支持我們了,這整個過程其實像是一個惡性循環。
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腎上腺正在被過度使用,甚至逐漸被消耗殆盡。
他們只感受到短暫的能量提升,無論是來自高脂飲食、間歇性禁食、低碳飲食,還是冷水浸泡。
冰敷和冰水浴的不同
近年來,冰浴成為一種流行養生方式
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分享自己跳進冰水的挑戰
然而,冰浴對慢性病患者來說,
卻可能是雪上加霜。
了解冰浴與局部冰敷的差異,
是保護身體與支持療癒的關鍵。
冰浴的做法是將整個身體浸入冰冷的水中,
雖然能短暫降低體溫,
但它並無法針對特定部位消炎。
當身體突然進入冰冷環境時,
大腦會認為自己正處於危險之中,
立刻啟動 「戰或逃」反應。
在這種緊急狀態下,
腎上腺會釋放出高達 85% - 90% 的腎上腺素,讓血液快速循環、加快心跳,
試圖避免身體陷入低體溫。短時間內,
你可能感覺到「興奮」或「振奮」,
但實際上,這是在透支身體的能量。
長期下來,冰浴會:
降低免疫系統,耗損免疫細胞
消耗腎上腺,導致 腎上腺疲勞。
對慢性病患者而言帶來更嚴重的症狀惡化
這就是為什麼冰浴可能對運動員短暫降溫有效,但卻不適合正在與慢性疾病掙扎的人。
冰浴 vs. 局部冰敷
局部冰敷與冰浴有著天壤之別。
當我們只是把冰袋敷在肩膀或其他特定部位時,這並這並不會讓整個身體進入低體溫狀態,
因此不會對腎上腺造成衝擊。
相反地,它能有效幫助局部發炎與疼痛緩解。
局部冰敷可以安全地運用在:
下巴疼痛、顳顎關節不適(TMJ)
偏頭痛,神經痛、三叉神經痛
肩膀、脖子發炎
腰部&下背部疼痛
慢性病患者請注意
對於慢性病患者而言,
冰浴帶來的「亢奮」其實是一種假象,
是靠腎上腺素硬撐的結果。
這會削弱免疫力,延緩真正的療癒。
相較之下,局部冰敷是安全的療法,
能幫助鎮靜局部發炎,
並在不製造全身性壓力的情況下,
支持身體的恢復。
冰浴:對運動員短暫降溫或許有用,
但會讓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下降,腎上腺疲勞等等
局部冰敷:
安全有效可作為日常療癒工具,幫助緩解局部疼痛與發炎。
在療癒旅程中,選擇對身體友善的方法,才是支持療癒的關鍵。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