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有毒的各種香味產品-香水,香氛蠟燭,洗衣精&保養美妝產品

Writer: Celia HsuCelia Hsu

Podcast 原文:https://reurl.cc/ez5Gpb



『我們都生活在這樣的假象中:以為被合成化學品包圍是正常且有益的,

這些化學品目的是要創造令人愉悅的氣味。但它們真的令人愉悅嗎?

不要低估這類化學物質的毒性,而且是因為這些產品散發出我們被教導為愉悅的氣味,

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我們身上使用,都不代表它們是安全的。

這些化學品是需要被注意的最危險物質之一,會為未來的健康問埋下隱患。』醫療靈媒


含有化學香氛的產品,像是現今常見的空氣清新劑,香氛蠟燭,古龍水&香水,

用來掩蓋家中味道,這些產品都是人們每天會接觸到的潛在污染源,人們已經被訓練慢慢習慣這些化學香氛/物質的味道。


科學研究並不知道化學香氛含有高度毒性,潛在的影響你的肺臟肝臟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

許多使用者以為他們使用空氣清新劑,香氛蠟燭,古龍水&香水等產品是創造舒適宜人的環境。


千萬不要低估這些有毒的空氣清新劑,香氛蠟燭,還有香水等等有多毒

即使你沒有在家裡使用,還是有可能會在路上,商店,公共廁所,公司醫院或朋友家接觸到


把一個能釋放類似野花香氣的裝置插上電,乍看之下似乎是個不錯的主意。

但事實上,這些並不是真正的香氣,而是由工廠人工合成的化學香料,

由一群人在實驗室的桌旁測試不同氣味後挑選出的結果。

從瓶子或罐子中噴出的空氣清新劑和香氛蠟燭也同樣糟糕。即使它們標榜「天然香氛」,也別被騙了。

這與在食品成分列表中標示「天然香料」的伎倆如出一轍,其實是MSG(味精)的隱藏標籤。


如今,要找到一個沒有化學香味的密閉空間,幾乎是不可能的。

搬家時,要找到一間牆壁沒有殘留氣味的公寓或房子也很困難。

在外面,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頻繁地接觸商店、購物中心、飯店、餐廳、辦公室、親朋好友家以及公共洗手間中的化學香味中。

搭乘計程車時,很可能會從冷氣口聞到空氣清新劑的味道。

甚至我們與他人靠近時,也會吸入從他們的衣服散發的氣味,這些氣味來源於他們家中的空氣清新劑,

以及他們使用的香氛洗衣劑、乾衣機烘衣紙、止汗劑、洗髮水、護髮產品、乳液、鬍後水、古龍水或香水。


我們生活在一個化學敏感問題日益普遍的世界中。

這代表這些化學物質不僅對那些已經有化學物質敏感的人來說是一場噩夢,還會為讓本來沒有症狀的人出現症狀。


但請別因此感到恐慌和混亂。

在外面時,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盡量避免這些氣味。

例如,我們可以選擇不從百貨公司的香水櫃台經過;

購買無香或僅使用純精油作為香氛的浴室、身體及洗衣產品;選擇不去使用香氛蠟燭的咖啡館。

https://www.heal-to-love.com/w 有推薦的無毒用品


儘管如此,還是有些氣味無法避免——我們不能要求站在火車旁邊的人回家洗澡並用無香洗衣劑清洗衣物。

因此,我們至少需要讓自己的家、汽車以及我們花長時間停留的地方成為遠離這些氣味的避風港。

如果我們對工作場所有發言權,最好建立無香味的規定。

當然,我們無法完全避開每一種化學物質,所以定期的排毒非常重要,幫助我們不斷釋放進入體內的毒素並恢復健康。


對於當今這個星球上的每個人來說,正確的排毒很重要。《369排毒飲食聖經》是你排毒的最佳伴侶,它

你提供了幫助身體療癒的知識和工具。你的身體愛著你,並希望你健康長長久久——它只是需要正確的支持。

《369排毒飲食聖經》的核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療癒的書,它更是一種找到力量的工具。

因為要真正擁有力量,你需要了解自己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克服它們。我相信你會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有神經系統敏感的問題,或是任何症狀:焦慮症,憂鬱症,眩暈,腦霧,刺痛麻木。

身體抖動,皮膚燒灼感,偏頭痛,飛蚊症,身體疼痛,疲倦,萊姆病,紅斑性狼瘡,

多發性硬化症和纖維肌痛等等,更要小心這些化學香氛,以及世界的現況。


化學香氛對於神經會有燒灼的效果,讓身體更敏感,或是觸發潛在的症狀,

像是:偏頭痛 ,胸口緊繃,焦慮症等等。

當你接觸到這些有毒的化學香氛,像是自動噴灑的空氣清淨劑,

擴香,香水,任何含有香精的護膚產品日常用品洗衣精等等的,這些毒素會藉由鼻腔進入大腦,

油性的化學殘留物會黏著在腦細胞上,讓神經中毒,過度刺激前額葉,因此可能會觸發焦慮症。


另外如果你有過敏,慢性鼻竇炎,眼睛問題,頭暈,焦慮症頭痛或偏頭痛,

請一定要避開這些化學香氛物質,對於療癒改善會很有幫助。


"當你的居家環境或辦公室環境中有自動的空氣清新劑噴灑,

其中化學物質的油會散播到空氣中,即使因為嗅覺麻痺的關係,你不會一直聞到


這些化學香氛的氣化毒素會傷害肺臟,蠟質的油性殘留物質會累積在肺囊中。


醫療靈媒比喻:如果你不抽煙,但是喜歡這些空氣清新機那麽不要用這些空氣清新劑,

直接抽煙都比較好!

你沒有看錯,抽煙的話還會比,每天長時間吸入這些空氣清新劑健康一些。


油脂薄膜最後也會通過血液進入肝臟,影響肝臟的功能,讓身體脫水。

再加上這些化學物質進入血液,我們的免疫細胞,殺手細胞,


淋巴球和其他白血球會吸收毒素,立即地被削弱或是死亡。

我們的白血球細胞需要乾淨/新鮮含氧量高的血,

如果使用各種化學的香氛,那麼將會影響白血球的健康。

接觸到大量的空氣清新劑或香氛蠟燭,代表免疫系統會持續降低3-4天。


同時這些化學合成物會餵養肝臟中的病原體,讓它們大量複製生長,

導致未來出現更多疾病,出現發炎甚至新症狀。


接觸這些毒素後,有些人容易罹患或復發:泌尿道感染,鼻竇感染或纖維肌痛、

慢性疲勞症候群、狼瘡,多發性硬化症,、濕疹、乾癬或橋本氏病,也有可能出現新的症狀。


我們無法完全避免這些毒素,因此了解如何有效地將毒素清除非常重要。

更多資訊請參考369排毒飲食聖經



很多人使用香水香氛產品是因為想要掩蓋不好的狐臭,體臭這些不宜人的味道

其實是因為過多的脂肪/蛋白質在腸胃中腐敗以及肝臟裡充滿了毒素,

最後藉由皮膚散出味道但人們並不知道,

越是想要掩蓋噴越多的香水或香氛產品,只會讓體臭的情況加劇。


香氛相關的化學產業絕非無罪!

他們設定許多目標,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大量生產這些化學物質,

他們想要人們可以持續的買他們的化學商品,

所以他們會利用各種方式的洗腦制約,訓練人們相信他們需要這些化學合成的香氛用品。

像是各大名牌的廣告與時尚產業。


最重要的是他們想要杜絕一切的機會,不讓大家知道真正大自然的味道是什麼像是海洋的味道,

森林裡的味道,真正花香青草味,他們想要他們想要干涉這些體驗,

我們將會進入人們不知道大自然天然的味道而被許多污染的化學香氛包圍。

醫療靈媒分享未來我們孩子的孩子,可能都會不知道真正天然的味道


化學香氛不像其他的化學物質,有些化學物質有保質期,會隨著時間慢慢的分解。

雨水可以稀釋特定的化學物質,降低毒性。

但是雨水無法稀釋充滿香味的化學物質,這些香氛被創造要維持很長的時間不分解,

所以在許多的情況下這些香味是無法被阻擋的。

我們可能在海邊會聞不到海的味道,而是防曬油/香水的香味。


香味的標示

香味是不明的化學物質,還有室內化學物質的大腦入侵者。

化學工業的一個陷阱是:

香氛物質是不需要標示裡面的多種化學物質,當你看到成份裡有『香味』這個詞時,其實是代表貪污與腐敗。

因為這個詞『香味』就包含許多產品成分中沒有被列出的化學物質。

僅標示“天然香味”並不是正解,因為其中含有很多化學香氛。

化學工業被允許只要成份裡含有一種精油就可以把成分稱為“天然香味”

不管這些香味產品是否天然,

成份中含有“香味/香水”或“天然香味“你都不會看到化學成分的完整名單。

所以我們無法對這些工業化學物質有更深入的了解,

即使上頭標示天然來源也無一倖免



許多健康人士會擔心傳統製的產品,所以他們會使用乾淨的化妝品,美髮產品,或護膚產品。

但同時這些產品都有香氛,天然香氛或各種香水成分。

如果你身在化學工廠中看到許多人穿的防護衣,在攪拌大桶裡的化學物質,

裝瓶後銷往全世界的公司,一定會很驚嚇


毀滅性的愛自己“self-care”

我們開始健康一點的生活方式吃的健康一些,在乎環境

但同時我們卻還是允許香水,古龍水和其他的化學性香氛在我們生活中的每一處,有許多人很在乎氣候變遷

但同時他們正在使用對氣候環境很不好,含有高度毒性甚至會危機野生動物的化學工業產品(化學香氛)。


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使用將使用香氛視為 self-care愛自己犒賞自己的表現。

我們挑選香水,香氛蠟燭,帶有香味的乳液還有各種含有香氛的產品,

因為覺得這些產品理應要幫助我們放鬆調整心情,達到身心靈的平衡。

另外一個原因我們使用那麼多香氛產品是因為身體有不好味道,而這些香味可以幫助隱藏我們的味道。


這也就代表了這些化學物質都會進入我們的腦部,我們允許化學巨人傷害我們大腦。

使皮膚與身體,還有肺部及器官的老化,加速疾病和讓寵物老化。


有毒的香氛在空氣清新劑,香氛蠟燭,化妝品,包括乾淨的品牌

及護膚產品,頭髮護理,身體皮膚保養品不管是乾淨或是傳統洗衣精衣物柔軟精和烘衣產品。


當我們使用更多號稱有機或天然乾淨的護膚產品,其實會出現更多的漏洞其中的香味,

往往含有許多成分不明的有毒物質,所以我們得小心地面對這些產品,

盡量避免使用各種香氛,包括香水,

這些香氛進入大腦會累積在腦部造成許多健康的危害迅速降低身體免疫力

讓白血球細胞死亡,因為它們吞噬毒素替身體承受傷害

所以平時除了不使用這些產品之外我自己會隨身攜帶Vogmask 口罩,

遇到不可避免的香味時趕快拿出來戴上,雖然不是100%阻擋但也能阻絕掉大部分氣味。


被迫接觸的污染源

對於化學工業的刻意暴露的毒素我們需要很警覺,

即使我們自己沒有使用。

像是:牆壁充滿了香氛蠟燭和插電式香薰器,即使使用的人搬走了

新住戶還是會聞到持續地味道。

各種有毒香氛會引發黴菌生長,燃燒香氛蠟燭或使用插電式薰香

會在家具織品上行成一層薄膜,這一層薄膜會積累/困住許多空氣中的灰塵和粒子,

產生濕氣,創造霉菌喜歡生長的環境。

有不少人喜歡使用香味掩蓋黴菌的味道,但其實這些香氛蠟燭/空氣清新劑會助長霉菌生長

電商物流和倉庫會寄送,充滿空氣清新劑的衣物商品到你的家或是工作地點。


烘衣機產生的廢氣具有非常高的毒性,會讓鄰居都接觸到這些毒素,

因為這些廢氣含有在已充滿家裡使用的空氣清新劑,擴香/香水/古龍水/香氛蠟燭

化妝品/美膚用品/的衣服加上洗衣精/衣物柔軟精的味道,

吹出熱烘烘的熱氣以及有毒物質污染環境。

經過乾洗店的時候一定要掩著口鼻快步走,hen毒!!



各種香味比二手菸還糟


傷害免疫細胞的各種香味






各種有香味的產品觸發心理症狀:焦慮症,憂慮症,恐慌症&強迫症等等



體味與香水的惡性循環


當肝臟功能遲滯充滿毒素,而腸胃中充滿太多腐敗的蛋白質和脂肪,就會讓身體出現口臭,狐臭和體味重。

為了掩蓋身體的味道,人們使用更多的香水,有毒體香膏等香氛產品,或是用更香的產品清洗衣物

但在不知不覺中持續的加重肝臟的負擔,肝臟越遲滯體味將為更將的濃烈,一切就如無底洞一般。

如果真的有需要使用體香膏/體香油~讓自己香香的,

可以參考純天然材料的Living Libations 體香膏與體香油 https://www.cleanskinology.com/pages/living-libations

持續的療癒肝臟,大量的蔬果將會幫助你越來越香氣迷人XD


如何防護

我們家平時使用Vogmask 口罩

選擇無毒無香氛的各種家用&個人用品

持續醫療靈媒的飲食與生活方式

重金屬排毒&重金屬排毒果昔:https://www.heal-to-love.com/post/heavy-metal-detox











 

補充:


政府對於這些化學合成香氛的上市,並沒有任何明確的管制。

許多有毒香味的產品會導致過敏,生殖功能異常,性早熟,神經性症狀,內分泌功能失調,甚至是致癌等等


香精/和成香味 fragrance

parfume, perfume, scent, eau de toilette, eau de cologne, cologne

請注意:台灣商品的中文標示不需要完全列出全成分

所以購買商品時請務必看原文成分有沒有列出以上物質。


香水中常見的有害成分:

  • 香味BHT二丁基羥基甲苯

  • 煤焦油

  • 染料

  • 甲醛

  • 對羥基苯甲酸酯

  • 鄰苯二甲酸

  • 鹽聚乙二醇化合物

  • 合成麝香

  • 合成精油






來自『後毒物時代』中的分享:


各種香氛除臭劑會導致我們吸入過多有問題的化學物質,

有些分子會穿過皮膚和黏膜進入血液,其中一項常被使用的成分為氯化鋁,

它被視為一種內分泌干擾素,而且可能會和雌激素受體干擾相互干擾,因此促使乳癌的形成。


香水體香劑古龍水

目前還不清楚香水和體香劑的確切成分,因此只能對大多數的香水和體香劑存疑。

儘管在一項歐盟法令頒布以來,香水和體香劑中不能含有CMR的產物,

但是企業家卻沒有責任公開產品的確切成分,這些製造的秘密可能揭露

合成產品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


而除了可能會影響體內內分泌之外,香水會引發哮喘反應,而且刺激皮膚。

需要避免天天使用,加入香精的各種護膚產品也是一樣,它們絕對不是不可或缺的產品,

而是商人的行銷話術成功地讓人們購入這些產品。


香水往往到處都是,不只存在於美妝品,沐浴露,除臭劑等等。

也大量出現在清潔產品,空氣清新劑中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我們也能在各式各樣的產品中

發現香水的蹤影,比如說洗衣粉,洗衣精,柔軟精,洗衣碗精,

甚至出現在衛生紙和垃圾袋中,這些都含有我們必須避開的

有機溶劑和多種可能致癌的化學合成物質。


補充轉貼:

香害:香甜氣味引發新的空氣公害

水野玲子

隨著加入了人工香料的化妝品和柔軟劑受到追捧,因其中含有的化學物質而出現頭痛、噁心反應的人越來越多。

本文將剖析在這股「香熱」背後悄然加劇的空氣公害風險。

近十年來,經常能聽到有人抱怨說,因為聞了公寓大廈等鄰居家晾曬的衣服中飄散出來的氣味而引起身體不適。

還有人說在擁擠的電車內彌漫的氣味和職場同事身上的氣味折磨得苦不堪言。

可以推測,其中的大多數情況,主要都是起因於洗滌後附著在衣物上的柔軟劑的氣味(本文將可能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的香味稱作「氣味」)。

除了柔軟劑外,帶香味的產品還包括合成洗衣劑、除臭除菌噴霧劑、抑汗劑、芳香劑等,

主要由這些產品造成的健康損害和不快感被稱作「香害」。


化學物質過敏症、慢性疲勞綜合征、自我免疫疾病等,

進入21世紀以來,這些半個世紀以前不太常見的疾病困擾了越來越多的人。

其中,雖然也有疑似和化學物質相關的疾病,但人工生成的化合物種類太過繁多,

確定誘發疾病的物質和證明因果關係都有一定難度。因此,有些人非但無法申訴自己遭受的健康損害,

甚至還被譏諷為「過度神經質」或是「懶惰」,飽受無端中傷之苦。

「香害」也是如此,有些家庭用品中揮發出來的化學物質汙染空氣,人們吸入後引發身體不適,

但在現階段,要從科學角度證明香味和健康損害之間的因果關係和發病原理非常困難,所以這個問題尚未充分得到社會認知。


國民生活中心也收到投訴

目前,香害的具體受害人數尚無定論。2020年,國民生活中心發佈報告稱,

2014年以來,因柔軟劑的氣味而受到健康損害的投訴數量達到928件(78%的受害者為30至60歲女性)。

而將之作為產品事故向有關部門的人僅占實際受害人數的極小部分。

日本消費者聯盟等7個團體共同設立的「消除香害聯絡會」於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期間,

在網上實施了一項關於帶香氣產品造成健康損害問題的公開問卷調查,共收到9,332份回答。

受訪者中,一些人是經過聯絡會成員宣傳介紹後高度關注香害問題的,

一些人是實際遭受了健康損害的,所以調查資料存在一定偏差,但多達7,000人回答因為氣味而「感到身體不適」,這一點仍然值得關注。

85%的女性受訪者和56%的男性受訪者表示受到過健康損害,從年齡段來看,

87%的30至39歲受訪者、83%的40至49歲受訪者、78%的50至59歲受訪者和66%的60歲以上受訪者都表示受到過健康損害。

據說,回答受到過健康損害的受訪者中,20%的人因不堪其苦而被迫離職或休學。

之所以女性受害的比例較高,也可能是因為按照性別分工,女性承擔洗衣做飯等家務勞動的情況較多。



香害的一個棘手問題是,即使控訴特定產品的氣味引起了自己身體不適,

也往往會被歸結為「偏好問題」「基因問題」,根本不會引起任何人的重視。


2020年,《朝日新聞》報刊登了一篇關於氣味造成健康損害的文章,一方面介紹了有些醫生認為香害是個嚴重問題的觀點,

另一方面又擺出了相關專家的態度,他們認為「厭惡柔軟劑香氣是基因決定的體質問題」。

筆者擔心這種見解會悄無聲息地流傳開去。

許多人都在控訴自己遭到了健康損害,而非單純的不快感,考慮到這種現狀,恐怕已經不能歸結為個人感覺或基因問題了。

化學物質過敏症(CS)研究領域第一人,東海大學醫學系教授阪部貢認為,

香害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特徵性表現,屬於化學物質造成的嗅覺過敏症狀。許多香害受害者很可能已經患上了化學物質過敏症。


微米膠囊造成的環境汙染

2000年前後,日本國內的製造商開始競相推出在日常生活用品中加入了人工香料的產品。雖然以前也有帶香氣的商品,但自從由美國進口的「Downy」柔軟劑掀起熱潮後,日本國內廠商也開始一窩蜂地開發香味 「更加誘人」「濃郁甜蜜」的商品。電視上,各家企業香味產品廣告打得不可開交,商品的銷量很快達到了10年前的1.5倍。本來,日本人就非常注意清潔衛生,所以只要是為了消除體味和令人厭惡的氣味,即使稍微貴一點,人們也願意購買新款的帶香味商品。於是,這股熱潮愈演愈烈。

結果,多種有害物質混合產生的氣味引發了香害。而柔軟劑等產品中含有的微米膠囊進一步加大了危害。廠商們宣傳的「綻放而出的香氣」「持久性香氣」「奈米除臭成分」等功能,都是在開發出利用聚氨酯數值和三聚氰胺樹脂製成的微小膠囊鎖住香味和除臭成分的技術後得以實現的。

之所以能夠保持香氣持久,是因為附著在衣物上的無數微米膠囊每次發生摩擦都會破裂一部分,從而在不同的時間持續散發出香味。碎裂的微小塑膠片、用於製作微米膠囊的合成樹脂單體(monomer)、除臭成分和香料等物質會擴散到空氣當中,以至於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吸入人工化學物質,受到香氣的傷害。鑒於這種實際情況,有些廠家開始採用安全的材料製造微米膠囊,但為了「讓更多微米膠囊附著在衣物上」「讓香味更加持久」的技術開發活動仍在持續。同時,許多消費者也根本不知道,添加在各種產品中的玫瑰和薰衣草的芳香,其實是由多種化學物質合成的人造氣味。

現在,市民團體已經要求政府針對柔軟劑和香薰等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進行檢測,開展吸入毒性試驗,並規定柔軟劑等產品禁用微米膠囊類成分,學校和政府部門等場所主動避免使用香料。雖然有些地方政府已經開始製作了提倡「香味禮儀」的宣傳海報,但僅僅停留在呼籲民眾顧及身邊人的層面,還遠遠達不到提醒廠商注意並實施限制的程度。


札幌市和埼玉縣提倡「香味禮儀」的海報。截至2020年6月,已有51個地方政府製作了類似的海報,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

儘快制定措施,應對21世紀空氣公害

造成香害的產品種類很多,但危害最大的恐怕當屬柔軟劑。

因為除了鎖在微米膠囊內的香味成分、除臭成分外,還含有可以讓衣物洗後變得蓬鬆的介面活性劑等多種人造化學物質。


近年來,市面上甚至出現了一種繪本,只要用手指一碰,微米膠囊就會綻裂釋放出香味。

通過鼻子吸入的微米和奈米級膠囊可以到達肺部,甚至穿過人體細胞的間隙,隨著血液流動汙染整個人體,對此需要開展醫學調查和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在經濟實現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有機汞汙染造成的水俁病、

多氯聯苯(PCB)和戴奧辛造成的食品公害「米糠油中毒症」等悲慘的公害事件。

過去這些公害,從出現健康問題到被認定為公害,耗時長久,而且被認定為公害之後,受害者未能得到滿意救助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我們絕不能以「尚未證明因果關係,所以並不存在香害」為由,再次重蹈20世紀公害問題的覆轍。

應該在危害蔓延之前,儘快採取措施。對於生物來說,嗅覺是感知危險的重要感覺。

或許從整體來看還屬於少數,但可以毫不為過地說,那些控訴因氣味而受到健康損害的人,

為我們敲響了警鐘,新的威脅我們生存的敵人已經襲來。

使用添加了人工香料的柔軟劑洗滌後,大量肉眼不可見的有害物質會懸浮在空氣中(示意圖製作:安富紗織)


水野玲子 [作者簡介]

科學普及作家。戴奧辛與環境激素對策國民會議理事。長期參與農藥和環境激素等有害化學物質問題相關鬥爭。

目前積極參與7個市民團體共同設立的「消除香害聯絡會」活動。

著作有《是不是在不知不覺中吃下了尼古丁類農藥?》(高文研,2018年)、

《知道都會嚇一跳 關於那些對孩子大腦有害的化學物質》(食物通信社,2017年)、

《尼古丁類新農藥威脅日本》(七個森林書館,2015年)、合著《沒有蟲,沒有鳥》(高文研,2012年)等。

2013年起在月刊《食物通信》上連載關於有害物質的專欄。









Comentarios


  • Facebook

阿朵一家的MM療癒分享

  • Instagram
  • Instagram
  • Apple Music

​Podcast

  • Youtube

​貼心叮嚀

醫療靈媒的各種食療及療癒資訊都能幫助身體維持健康

但這不應該成為你不看醫生的理由! 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尋求醫師或專業人士協助。

經醫療靈媒本人同意轉載分享

網站內容為@healtolove @missceliahsu 版權所有

僅用於一般教育新知目的,分享請註明出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