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意想不到接觸藥物的來源:游泳池 醫療靈媒 podcast 046

  • Writer: Celia Hsu
    Celia Hsu
  • Mar 9, 2024
  • 5 min read

Updated: May 20



醫療靈媒Podcast : Pharmaceutical Exposure Everybody’s On Drugs


重點分享

即使我們沒有服用藥物,也可能在其他的場合中接觸到藥物

像是藉由供水系統接觸的藥物污染,

還有在游泳池或玩水主題樂園中游泳時,同時也會有許多來自別人身體滲漏出來的藥物!

舉例來說當你在飯店的游泳池游泳,會接觸到來自人們的皮膚,

汗水,腋下,生殖器,嘴巴(如果他們的嘴裡有水)

甚至是尿液或糞便的藥物釋出。


有些人會在游泳池裡排泄或是放屁,包含放屁的氣體也會有藥物的釋出。

游泳池的水就變成是氣體的過濾器,讓藥物/毒素殘留在水中,


也有些人皮膚會使用藥膏,藥劑等等:

抗生素,類固醇,香港腳藥,外用局部化療藥物




當然在這些水裡面會添加氯(一種殺蟲劑的概念)來阻絕細菌,寄生蟲以及水 。

但卻沒有辦法移除任何在水裡的藥物污染。


簡單地說就是一種『藥浴』,綜合所有的藥物,可能還會出現雞尾酒效應。

而水池的過濾系統並沒有辦法濾掉藥物,除非把整個泳池放乾清潔,

否則這些藥物污染會一直待在池子裡很久很久。

所以像是飯店泳池裡面被污染的水,可能已經累積超過五年或是更久,

而且從來沒有人去檢測泳池裡的『藥物殘留數值』。


不小心喝進泳池的水,眼睛和耳朵的水,其中的藥物都會進入肝臟,

器官和組織,連外用的藥膏也會藉由皮膚接觸泳池的水,進入體內。

各種娛樂性藥物,大麻,古科鹼,海洛因,興奮劑等等也會進入泳池,持續累積濃縮。


即使是在很久之前游泳時接觸到的這些藥物毒素,都會累積在肝臟中,除非我們利用適當的方法排毒。

加上煮飯,洗澡,刷牙,餐廳,飲品等等都會讓我們在無意中持續接觸到供水系統中的藥物。


這並不是散發恐懼,而是知道事實,讓我們小心留意周遭,才能保護自己。

身體內建系統是用來排除身體自身產生的毒素,但是現今環境的污染和生活習慣,

讓身體更難排除這些毒素,更不用說各種身體無法自行排除的化學金屬合成毒素,

香氛物品,香水,新衣服上面的抗菌劑等,族繁不及備載。


我們的身體不是牢不可破,雖然他的適應性很大,但是會有臨界點,

但我們都把健康和身體視為理所當然,當身體出現不適或症狀,

我們會聽信別人的說法認為是我們自己的錯身體的錯,

最後我們開始討厭自己的身體,責怪自己的身體,感覺身體很爛,

這樣要怎麼幫助我們好起來。


身體OS:誒!先生!我們接觸到很多垃圾毒素耶,你在游泳的時候有那麼多藥物毒素進入身體,

你在喝咖啡的時候用的水裡面有很多毒素,

洗澡和煮食的水都會充滿藥物,所以我們身體需要更多的幫助,幫助身體排除毒素……….


所以對於周遭的毒素有意識很重要,這不是說以後都不要游泳,不外食,而是有力量保護自己。

因為各種毒素像是藥物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進入身體,長時間的累積最後造成問題。


如果你正在吃藥,因為醫生開藥或是你自己想使用『娛樂性』藥物,

這些都是在你有意識下的藥物攝取,藥物會進入肝臟,血液和大腦


但是有些是我們沒有意識,沒有選擇,也沒有經過我們同意的藥物來源,這些毒素就是會進入我們的身體長時間的累積造成問題。


但是我們可以改變這一切,給予身體所需要的幫助,成為身體最好的朋友!

更多療癒資訊請參考:『守護大腦的飲食聖經』


補充:


游泳池毒素:接觸途徑與健康風險

在炎炎夏日裡,游泳池是最受歡迎的避暑聖地;然而,池水中的化學消毒劑及其副產物,

往往被忽略卻實際影響著我們的健康。了解這些「毒素」的來源、接觸途徑與潛在風險,

才能讓我們在暢游之餘,也能兼顧身體安全。


消毒劑本身:氯與溴

為了防治病菌,公共泳池常加入氯(或溴)等消毒劑。它們雖能有效殺滅病原體,但同時也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刺激:

  • 皮膚與黏膜氯水接觸會使皮膚乾燥、發癢,甚至出現紅疹;眼睛則可能刺痛、流淚。

  • 呼吸道氯的氣體與水蒸氣在空氣中揮發,特別是室內泳池通風不佳時,易引發咳嗽、氣喘惡化等不適。


消毒副產物(DBPs)

消毒劑與汗液、尿液、皮屑、化妝品、防曬乳等有機物混合後,會產生各種副產物,

其中又以三鹵甲烷(THMs)和氯胺最為常見:

  • 三鹵甲烷(THMs)長期高劑量接觸,部分研究指出與膀胱癌、肺癌風險微幅上升有關。

  • 氯胺常被誤認為「泳池味」,卻是最強的黏膜刺激物,會讓人感到眼、鼻、喉劇烈不適,並誘發呼吸道炎症。


病原體污染

即便消毒得當,仍有少數抵抗力強的病原體存活:

  • 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可引起大規模水傳性腹瀉疫情。

  • 綠膿桿菌:造成「泳池耳」──外耳道化膿性感染。

  • 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在皮膚上形成膿皰。

這些病原體一旦進入體內,可能導致腸胃不適、皮膚癢痛或耳道感染。

  • 感冒病毒&香港腳等等


游泳能帶來清涼與運動樂趣,但池水中的氯、消毒副產物及病原體,也可能悄悄影響我們的健康。



那到底能不能游泳?


這件事因仁見智,如果你真的真的非常喜歡游泳,游泳能帶給你療癒,振奮的感覺

醫療靈媒分享:游泳是療癒的運動

而且游泳後不會出現任何不適,那麼這可能並不是阻止你這麼做的理由。


只是同時我們也能用更多方式保護自己,像是持續的日常排毒,提升免疫力

游泳前後喝brain Shots: 藥物接觸飲,病原體接觸飲,排氯茶飲等降低這些污染物對身體的影響。


還有不要在水中張開嘴巴,游泳後務必用天然清潔劑徹底清洗身體,

適量的補充品或療癒食物提升免疫力等等。


有許多孩子在游泳後皮膚出現紅疹,尋麻疹等狀況, 如果出現任何的不適,

我會建議先休息一陣子還有很多幫助孩子放電和運動的方式,或是尋找更乾淨的場地。


我自己不大會去一般游泳池游泳,氯的味道真的太重了,還有衛生問題,

所以比較喜歡天然的水域,不過請務必找到安全的水域,有嚮導或經驗者帶領。






Comments


  • Facebook

阿朵一家的MM療癒分享

  • Instagram
  • Instagram
  • Apple Music

​Podcast

  • Youtube

​貼心叮嚀

醫療靈媒的各種食療及療癒資訊都能幫助身體維持健康

但這不應該成為你不看醫生的理由! 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尋求醫師或專業人士協助。

經醫療靈媒本人同意轉載分享

網站內容為@healtolove @missceliahsu 版權所有

僅用於一般教育新知目的,分享請註明出處

bottom of page